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时间:2016-11-18 浏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现代教育观念,崇高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既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培养要求
1、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熟悉国家有关体育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达到学校规定标准。
5、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五、学制与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72.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5.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课程32学分,专业课程平台49学分,实践环节平台36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平台8学分,综合课程平台2学分。
六、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